张雷平作品中凸现出一种诗意的表现性品质。这种诗意自然要以娴熟过硬的技巧作为支撑,但是更本质的则是始终紧扣着她的生命感性的直接体验,而视觉形式的风格制造只是作为体现她的主体价值的载体。在她的《白色的帷屋》、《门》、《老墙》等这些作品里,她已经很少顾及传统程式化的表现方式,而是追求被强烈诗化的生活现实感,着意于在作品中营建舒婉深邃的意境,以抒发她内心喷薄欲出的情感。在这些作品中个性鲜明地表现出张雷平高度自由地驾驭线条的能力,这些线条被赋予了多重的表现性,它们或飘逸清新、恣意放纵,或粗拙凝重、简约疏放,给西部山川民居赋予了一种神秘、厚重而又质朴的意象。在她的笔下,线条不仅仅是一种表现物象的手段和方法,更是为她的意象表现提供了充分的多种可能性。康德曾这样评价中国绘画中的线条:“线比色彩更具审美性,应该说中国人相当懂得这一点。线的艺术正如抒情诗一样,是中国文艺最为发达和最富民族特征的,它们同是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表现。”诚斯言矣。张雷平正是用一种以线造型的意象表现,为自己开拓了一条广阔的国画艺术创作的独辟蹊径的坦途。
在这些作品中,呈现出她对大自然的独特视角和个性洞见,不论是那随风摇曳的芦花、树影绰约的枝条,抑或是黄土纷扬的窑洞、绿波掩映的山石,无不透出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式美感”。试取这些作品的任一局部放大,便是一幅形式美感极强的抽象画,从而折射出她用线条营造的独特审美意蕴。清代画僧石涛说:“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张雷平以生命情调与大自然交融互渗,以心灵感悟造化,代山川立言,也以大自然表达她心中涌动的蓬勃鲜活的灵感气韵,而将其迹化的则端赖她无比灵动的线条。张雷平在这些作品中的线条之美,令人从中感受到一种气的运行和精神的应和,一种独特的律动以及与色彩共同组成的富有韵味的和声,已然是一种“气韵生动”的自然流迹,能唤起观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 龚云表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