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张雷平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让心灵领悟大地的宽广胸怀

2012-08-14 17:07:07 来源:《张雷平画集》作者:陈燮君
A-A+

  饱览张雷平的绘画作品,可以领悟她的作品的艺术特征;透过这些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她怎样捕获平凡而经典之美,如何渐入个性鲜明的艺术佳境,怎么寻找走在大地上的感受,怎样用科学方法建构艺术世界。

  “捕获平凡而经典之美”为其一。张雷平的画,苍古醇厚,高气深稳,恢弘朴重,浑遒雄犷,形成了澹宕清旷的中国气象。

  在张雷平的作品中,厚重是一种气质。这种厚重来自于对自然的感恩、对历史的敬畏、对生命的体悟和对岁月的梳理。在这种厚重中,可以读出画家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对美学的多元思考、对创作的艰辛实践、对阅历的文化积淀。这种厚重,是艺术经历绵延的“水到渠成”,是文化艺术贯通的“自然养成”,是走过大山大水的“文化揭示”,是水墨叠加融汇的“顺理成章”。艺术的厚重,跨越浅薄,趋于成熟,讴歌平实,凸显气质。《前程》是件三米多长的大作品,不仅以巨大显示厚重,更是以大地的腴润丰厚、芦花的灵秀无尽、飞鸟的生命勃发和近景的韵清熙和来表达时空之博大、前程之醇美、气息之凝重、格局之庄重。《芦花》的尺幅不大,却依然显得厚重,黑白灰的关系显示了绘画的基本元素,飞发幽深的线条撑起了艺术的时空,成片的芦花交代了空蒙悠澹,诗情意象的渲染象征了宽博宏约。《月梅》把观赏者带入了月夜的沉浑高古、隆冬的厚朴敦实、梅枝的荒率苍莽、梅花的郁然弥漫。《红荷》以清波烘托荷叶的朴茂厚实,以蜻蜓的轻盈反衬荷花的深靓浑淳,以留白映现岁月的雄放深沉,以轻松自然的墨点来承载作品的拙朴茂丽。

  在张雷平的作品中,朴实是一种宏大。这种朴实来自于对繁茂郁密的艺术提炼、对恬静幽旷的生命体验、对古拙敦实的美学概括、对隽爽遒拔的视觉展示。在这种朴实中,可以读出画家对艺术的本质解读、对历史的深层理解、对生活的去伪存真、对绘画的大气驾驭。这种朴实,是寻觅风姿飒爽之后的重要美学互补,是对于恢宏博雅的一种文化支撑,是对深湛幽渺的一种艺术垫辅,是在追求灿若星河以后的“返璞归真”。《比翼》以作品上端的酣畅的墨色比照空间的平实寥廓,以一、三、二的简朴队形象征生命方阵的郁拔奇崛,以白色线条的朴实组合建构芦花的艺术构成,以少许朱砂的微染孕育艺术作品的生机盎然。《芳心》的构图工整平实,却不失劲拔高逸;其色彩淡雅清新,却不失璀璨亮丽;其线条疏松逸放,却不失容貌雍穆;其立意率逸疏野,却不失肃壮雍和。《盛开的白玉兰(一)》在简朴的满构图中力显劲健奇伟的布局变化,在朴朗的线条驰骋中凸显白玉兰的清古澹隽,在红绿黄的基本色调中体现风姿的潇洒俊丽,在细节处理的疏豁坦荡中仍见花朵的娉婷袅娜。《林中闲步》把远山处理得浑然一体,但是依然可见“平远”的空间层次;把树林描绘成寥寥数木,然而依然可见林木的郁然森秀;把色彩简约成浓淡赭石,可是依然可见朗丽莹洁;把下端左右删简成“以无胜有”,却依然感到内涵充盈。

  在张雷平的作品中,阳光是一种心情。阳光,是对云层的穿越;阳光,是对阴霾的告别;对于阳光,无法刻意求索;对于阳光,理应尽情享用。看得出,张雷平作画时的心情总是充满阳光感;在张雷平的作品中,多为阳光明媚,华滋雅健,藻丽茂典,朗然清圆。

  “渐入个性鲜明的艺术佳境”为其二。张雷平的绘画作品经过岁月的洗礼、心灵的磨砺、艺术的锤炼和创作的实验,个性日益明显,风格日渐养育,格调日趋高雅,佳境日见步入。

  一是中西融合,光色互动。张雷平早在大学时代就接触西画,对于梵高、马蒂斯作品的光色互动十分熟悉。梵高对于色彩的激动人心的运用赋予光色以独特的生命力,他把肉眼看到的视觉形象转换成富于表现力的、光色互动的象征图像。马蒂斯一生追求主题和绚烂色彩的完美结合。他认为美的色调不可能从照抄自然中获得,而要从主题中独立提取色彩,然后将之转化为画家想触摸和感觉的东西。他依据光色互动的理念,通过填充、强化、放松、净化、加热和冷却等方式挖掘色彩所能表达的最大范畴。在《清波仙葩》中,水波仙子的真骨凌霜、卓健清朴、恣肆超迈、纤秀媚劲,就是得益于光色交融、光色互动。在《春姿》中,春花的红艳剔透、酣纵遒宕、明丽典重、气韵动人,也是得益于对光色的独到的见解和富有创意的运用。《荷塘绿波》以素雅和含蓄的光色调子揭示白荷“蕴刚健于秀柔,含婀娜于率真”。《山田多彩》以水墨光色相互荡漾的手法把山田描绘得“寓深婉于疏俊,以妍丽出沉郁”。

  二是水墨淋漓,酣畅抒情。张雷平经常处于无拘无束地放飞思想、水墨淋漓地演绎激情的创作状态之中。《旋律(二)》画得苍润虬劲、沉稳寄情、淳秀雅淡、丰姿娟然,温劲而清雄,激越而细润。《绿染》画得娟秀婉美、瑰丽姿意、逸情飞畅、意气爽朗,可谓“以排比出轶宕,含顿挫于温润”。《山田艳秋》画得浑然峻强、恢廓旷明、宽和严实、雄浑渊懿,可谓“于整丽中出疏荡,在浑灏中见矜重。”《水田墨田(四)》画得水墨欲滴、郁茂清艳、纵姿苍茫、自得妙谛,可谓“笔行不似之似,意为不齐之齐”。

  三是线条灵动,神韵静卧。张雷平从小在父辈画家的演示中懂得水墨线条之美,在博物馆历代画家的作品中感悟线条在中国画中的至关重要的地位,她在中国画的创作实践中,无数次地“以空灵奇幻之笔,运沉博超逸之才”,终得“线条灵动,神韵静卧”之妙。三联屏《大写山田》把墨线处理得天真纵逸、率逸疏放、挺峭遒健、萧飒清朴,可见“理有金石之声,画含风云之润”。《明镜》把线条置于水天一色之上,把情愫汇于水墨淋漓之中,可见“犷悍中求情趣,沉浑里见明净”。《旋律(三)》把线条画得疏密相间、浓淡相宜、流宕飘逸、恬静文秀,深得“清而贵真,雅而见醇”之理。《山岭沟壑》中的线条幽深诡奇、雄强奇恣、肃括岩深、疏爽简朴,“线条曲折而其势可见,笔墨虽繁而遒折放逸”,水墨灵动,神韵静卧。

  “寻找走在大地上的感觉”为其三。张雷平热爱大自然,喜欢寻找走在大地上的感觉。她的足迹从风景如画的黄山到云雾缭绕、山花烂漫的四明山、雁荡山;从山清水秀的江南到中原文化古都洛阳;从中国西部新疆、西藏、云贵高原、晋陕山川到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大峡谷……”在张雷平的中国画中,丈量着大自然的宽博敦厚,寻找和流露着“走在大地上的感受”。

  张雷平用画家特有的艺术眼光解读中国西部的自然和风情,关注“时间的痕迹,生活和积淀”,“用线条、用墨块、用色彩、用光、用旋律、用生活、用时空去构造、锤炼,去解构再重建一个新的自然。”

  在西部,她寻找走在大地上的感觉,那种感觉来自于自然和先民在无意间留下的不朽的“艺术作品”;在西部,她捕获率淡古拙之美,那种美是“特殊中的永恒”;在西部,她不再奢望每座山都要爬到山顶,不再周旋于大自然的细部,以期让心灵去领悟“中华民族堂堂正正的宽阔胸怀”,讴歌那“在阳光下证明着生命的坚忍和顽强”。

  大自然并不冷漠,只要你用心去品味,可以发现无穷无尽的妩媚、奇伟与壮美。况且经过画家的提炼与概括,可以把视觉冲击、山水情愫和文化震撼艺术地凸显在观众和读者面前。《秋色赋》以老辣的线条、夺目的秋黄和容纳千秋的构成铸就映照汉魏的秋色赋。《绿染山野》以酣畅的水色和跳跃的墨点表达黛绿的山野,抒发人与自然的和谐。《花燃山石》是西部特有的石缝走花、点石成金的壮士情怀的生动写照。《土灿灿》把一片热土、无限金黄捧到我们面前。《山洼之夏》挟裹着黑瓦白墙、山洼故事。《黄土风韵》交待的是西部的土魂、别样的韵律。《巍巍》唱出了巍峨和壮丽,《山峦月色》汇入了深沉和浪漫,《雾凇》渲染了松灵和晶莹,《千山万壑》颂扬风骨和坚毅,《峡谷之光》直抒了大山中那更迭着的抑抑扬扬的昼夜。《自然乐章》留住了许多观赏者,此画尺幅虽大却不失结构严谨,黑白为色却不失飞神走彩,用笔流畅却不失法度传承,视觉艺术却不失旋律悠扬。一路细读,春到拉萨情入围,高秋飞雁声作陪。芦花飞舞漫飞舞,绿海荡漾入梦寐。红土花扬云之南,黄土印象山之北。峪谷倒影留意象,交河古城显壮美。

  近年来,张雷平把我们带进了她的大山大水的艺术世界。再现西部,需要敢于西行的气概、驾驭恢弘的能力、展示旷达的才情、记忆苍伟的沉稳。我们欣喜地感悟:一种用生命体察的艺术发现,显然更觉楚楚动人;一种用旷达的才情再现的大地胸怀,仿佛更见时空浑然;一位女性画家背后树起的大山,似乎更为刚柔相济。

  “用科学方法建构艺术世界”为其四。张雷平在绘画创作中显示的是大智慧,她善于总结经验,把技法上升为方法,把论方法和方法论升华到哲学的层面加以分析提炼,用科学方法、艺术哲学建构创作天地。她的艺术思考充满哲理,如“经常要用一个陌生人的眼光看自己”;“看山可以‘壮胆’,……我画的山,不是山,而是试图表现一种气势,一种精神,一种心怀”;“上海这座城市的总体调子和艺术家的生活感受变得亮起来了”;“一个画家,永远面对着一张白纸”。

  说得多好啊,“一个画家永远面对着一张白纸”!基于此,张雷平执著地说:“我的梦,随着岁月的推移,时代的变革,观念的更新,视野的开阔,慢慢地展现出清晰的轮廓。我还想把梦笑咪咪地做下去,我能做好吗?人生苦短,我的经历、学识、毅力、技能、感情,够吗?梦,是要做下去的”。

  陈燮君

  上海博物馆馆长

1 2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张雷平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