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艺术天赋的人,往往具有非常执着的偏好,不会从众。张雷平学画的时代,正是苏联画风一统中国画坛之际。但当她在上海戏剧学院图书馆里看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册时,顿时怦然心动。她喜欢强烈的色彩,喜欢具有动感的笔触。她偷偷将画领袖像剩下的颜料,去临摹印象派的名作。她后来学中国画,也偏爱吴昌硕雄浑豪气的笔墨。印象派的色彩,吴昌硕的笔墨,或许是汇入她心灵之河的源泉,更可能本来就是她慧根之所在。
张雷平总是不停地探寻着,探寻自己内心的声音,探寻以自己的声音和旋律来“歌唱”。她说:“一个画家,永远面对着一张白纸。”那张白纸上不需要别人的轨迹,只等一个知性的、唱自己心曲的艺术家的自由驰骋。
向来以花卉着称的张雷平近年来在山水画上颇有建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她所喜欢的吴昌硕笔墨本质上是接近山的,而她内心的坚强和豪气也是接近山的。花非花。我看她画的《雾凇》,纯以白色作墨色,整个画面全是飞舞的枝条,长袖善舞,激情洋溢,早已无法以画的什么去辨别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她的一些山水画上。她笔下开出新面貌的山水画,我最初有印象的好像是她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写生的《山壁崖花》。她像钢琴演奏般地“弹奏”出这幅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的画。墨线与墨点纵横交错在画面上,何必去探求究竟画的是什么,那充满节奏感的笔触分明宣泄的是画家的心曲。只要同样用心去体会,就能听到。
而为纪念抗战60周年所画的《千山万壑 铜墙铁壁》,则是张雷平艺术创作的又一新境。当许多人在思考如何从历史故事或者场景中抓取角度表现抗战题材时,张雷平毅然推翻了自己原来过于“具体”的构思,画出了这幅雄壮的画。面对此画,任何从技法角度的分析和评判都显得软弱而多余,唯一需要的是感受它内在的精神力量。只有作者真正体会到了众志成城、不可侵犯的民族精神,只有作者拥有相当的胸襟和气魄,才会诞生这样的作品。这幅没有任何抗战标志的画,却是最为切题的作品。
有人看了后感叹: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一个女画家之手。其实,胸怀和气魄本来就不是以男女来分高下的。
张雷平曾经师从过许多名家大师,但我一直觉得她画中有某些气质非常特别,不是那些名家大师所能给她的,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直到去年,上海图书馆举办她父亲张明曹的抗日版画展时,我才恍然大悟。张明曹的这些版画给我非常强烈的震撼。他不是以多么精妙的技法炫人眼目,而是以最为拙朴、刚直、大气的刀法,一刀刀刻出了一个热血青年在民族危亡时不顾个人安危发出的呐喊。我突然发现,张雷平的笔性与张明曹的版画的气息非常相近。或许张雷平从未想过要去学父亲的画,但是性格的遗传胜过了一切。心性的传承,远重于笔墨的传承。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